什么是RAG?为什么需要RAG?

你好!我是大白,很高兴为你讲解“RAG”这个技术。不用担心,我会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,慢慢给你讲清楚。


一、什么是RAG?

RAGRetrieval-Augmented Generation 的缩写,中文叫 检索增强生成

简单来说,RAG 就是把两种技术结合起来:

  1. 检索(Retrieval):从大量的资料中快速找到和问题相关的信息。
  2. 生成(Generation):根据这些信息,用语言模型生成一个回答。

所以,RAG 的核心思想就是:先找资料,再生成答案


二、为什么需要RAG?

你可能会问:“我直接让AI回答不就行了吗?为什么还要去‘找资料’呢?”

这个问题问得好!

1. 大模型的知识是“过时”的

现在的大型语言模型(比如我)虽然能回答很多问题,但它们的知识是训练到某个时间点的。比如,我学习的是2024年之前的数据,如果现在发生了一件新事件(比如某国刚刚颁布了一个新法律),我可能不知道。

这时候,如果你问我这个新事件的问题,我可能会给出错误或过时的答案。

而 RAG 可以通过“检索”,找到最新的资料,然后结合这些资料生成更准确的回答。

2. 有些问题需要具体数据或事实支持

比如你问:“2023年中国GDP是多少?”

  • 如果我只知道大概的数据,可能说“大约120万亿人民币”。
  • 但如果我可以通过 RAG 技术,去查权威数据库(比如国家统计局),就能给出更精确的数据。

3. 避免“胡编乱造”

有时候,大模型在没有足够信息的情况下,会“自己编答案”。这可能会导致错误。

RAG 就像给模型装上了“搜索引擎”,让它先找资料,再根据资料生成答案,这样就更靠谱了。


三、举个例子,帮你理解

假设你问:

“特斯拉2024年第一季度的净利润是多少?”

普通的大模型(没有RAG)会怎么做?

它可能会根据自己学过的知识,给出一个估计值,比如“大约15亿美元”。

但其实,真实数据可能是“18亿美元”。

有RAG的大模型(比如我)会怎么做?

  1. 先检索:我通过网络或者内部数据库,找到特斯拉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中的净利润数据。
  2. 再生成:根据查到的真实数据,生成准确的回答:“特斯拉2024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18亿美元。”

这样你就得到了更准确的答案。


四、RAG是怎么工作的?

我们可以把 RAG 分成两个步骤来理解:

0d5e44402f0a40c88c7d1c1f63ef00c3.png

第一步:检索(Retrieval)

  • 当你提出一个问题时,系统会先在庞大的文档库中搜索与问题相关的内容。
  • 这些文档可以是网页、论文、新闻、百科、公司报告等等。
  • 系统会选出最相关的一两篇内容,作为“参考资料”。

第二步:生成(Generation)

  • 然后,系统会把这些“参考资料”输入给语言模型(比如我),让它基于这些资料,生成一个自然、准确的回答。

五、RAG的好处

好处说明
更准确通过查找最新、权威的信息,避免“胡编乱造”
更可靠不依赖模型自身的知识,而是结合外部数据
更灵活可以针对不同领域(如法律、医疗、科技)定制不同的资料库
更智能结合了“搜索+生成”,比单纯靠模型更强

六、RAG的应用场景

  • 问答系统:比如客服机器人、知识库问答。
  • 学术研究:帮助研究人员快速查找文献、整理资料。
  • 企业内部知识库:员工提问时,系统能自动查找公司内部文档。
  • 新闻分析:快速找出相关新闻报道,生成摘要。

七、总结一下

RAG 就是:

“先找资料,再生成答案” 的技术。

它的作用是:

  • 让大模型的回答更准确、更可靠。
  • 解决大模型“知识过时”、“胡编乱造”的问题。
  • 提高回答的专业性和实用性。

如果你还有不清楚的地方,随时问我哦!我是大白,很乐意帮你一步步拆解这些技术概念 😊

说说我的看法